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军贸陆域无人与反无人作战体系动态演示,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某试验场震撼展开。此次演示中,多款最新无人与反无人装备集中亮相,以体系化的方式生动呈现了无人攻防的实战场景,向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卓越实力。
演示伊始,多用途“空中哨兵”BZK-005E长航时无人机率先升空,它与卫星、地面侦察网、雷达系统紧密协同,海量情报瞬间汇入指挥中心“智慧大脑”,作战指令得以秒级精准下达,凸显出侦察力量的“透察”能力与指控系统的“智筹”效能。
在“破袭”与“瞰击”环节,各装备以智取胜、火力出击。“炮兵之眼”锐鹰-80A无人机将目标信息传送给155毫米车载加榴炮,火炮怒吼出膛,二者配合默契、行动迅速。随后,无人作战群在“智慧大脑”指挥下协同打击,“神经切断者”“飞龙”巡飞弹率先突入,瘫痪“敌”指挥通信并诱启雷达,“防空克星”反辐射弹精准摧毁雷达,撕开防线。
“装甲猎手”火箭炮巡飞弹一体化系统发射的组网巡飞弹,兼具侦察与打击能力,可封控战场并猎杀装甲目标;“火力清道夫”察打无人机携蓝箭导弹凌空,精确拦截摧毁“敌”增援部队;最后,“重型终结者”车载反坦克巡飞弹空中锁定,对残存重型目标发起致命打击。在空地协同火力覆盖下,“敌”战斗体系崩溃。
面对轻小型无人机饱和式打击,我方防空系统实时处理空情,反无人机体系瞬间启动,轻型防空导弹呼啸拦截,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编织密集火网,激光反无系统杀敌于无声无形,多层次、多手段地将任何企图反扑的空中目标拒之门外。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专家贲驰表示:“本次演示采用了旅级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指控系统、信息系统在智能网联赋能下,依据作战环节精确匹配细分任务,构建了分布式作战新质战力,实现效能最大化。”这一系列展示,充分彰显了中国旅级无人机杀伤装备群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实力,足以碾压任何对手。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军工能展示出种类如此繁多,功能不同的体系化无人机呢?这样的实力为什么其他国家做不到呢?答案是深层次的。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优势是全方位且极为显著的。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不断在人工智能飞行控制、图像传输系统以及遥感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逐步形成了软硬件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生态。相关数据显示,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中国占全球7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技术来源国。
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并且,中国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2024年1—10月,中国民用无人机出口总额达17.36亿美元,出口目的地遍布全球,像荷兰、美国、德国等都是主要出口对象国。以大疆为例,其农业无人机2024年出口数量相比2017年增长了32倍,年增长率达到了66%,销售网络覆盖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级无人机方面,中国目前占全球74%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5%以上的市场份额,深圳更是被称为“无人机之都”,其消费级无人机约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约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 。
在应用场景拓展上,中国无人机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在民用领域,农林植保、应急救援、文物保护、电力巡检、物流配送等各个方面都广泛应用了无人机技术。这也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
在军事领域,此次展示的旅级无人机杀伤装备群就是中国无人机强大应用能力的有力证明。从侦察预警到火力打击,从战场封控到精确拦截,无人机与其他装备协同配合,构建起了一套高效的作战体系,极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和作战灵活性。可以说,只有中国军队能用得起如此丰富的无人机产品,这是非常豪横的。
综上所述,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凭借技术、产业和应用等多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沿。此次旅级无人机杀伤装备群的展示,只是中国无人机实力的冰山一角,未来中国无人机将继续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全球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潮流 。
翔云优配-可靠配资平台-配资平台在线咨询-辽宁配资平台叫什么名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